后期金将阵容的副将搭配需要围绕核心武将特性展开,优先考虑光环效果与功能互补。高星金将如关羽、曹操等具备免控或群体控制能力,应作为阵容核心,搭配副将时需选择能强化其输出或生存的辅助型武将。例如关羽可搭配诸葛亮提供回怒支持,曹操则适合与郭嘉组成双控体系,通过副将的减怒或增益效果形成战术闭环。副将选择需遵循强化核心短板原则,避免单纯堆砌高战力武将导致功能重复。
资源分配需根据副将定位采取差异化策略。治疗型副将如大乔只需提升生存属性,控制型副将则需平衡命中与速度属性。对于提供光环加成的副将,突破等级比星级更重要,优先将资源倾斜至核心输出武将。后期阵容中,副将的装备精炼应侧重防御属性,核心武将则需强化攻击类装备,确保主力输出不受副将培养的资源挤压。金将副将的突破节点应关注6星和10星的关键光环加成,非核心副将培养至6星即可满足基础需求。
阵容构建需考虑PVE与PVP的差异化需求。副本挑战中副将应配置群体治疗或持续伤害型武将,如陆逊的灼烧效果;竞技场则需增加控制链武将,如甘宁的眩晕配合曹操形成双控。面对不同国家阵容时,副将需针对性调整,对抗蜀国需加强免控能力,应对吴国则需提升抗暴属性。后期跨服战等团队玩法中,副将选择还需兼顾军团增益效果,避免出现属性克制漏洞。
武将缘分系统对副将搭配产生直接影响,但不应过度追求完整缘分而牺牲战术合理性。核心金将与2-3个副将激活关键缘分即可,剩余位置应留给功能性更强的非缘分武将。后期阵容中,副将的兵符搭配也需与主将形成联动,如治疗副将配备回怒兵符,控制副将选择减速类兵符。版本推进,副将更替需保持阵容稳定性,每次调整不超过1名武将,确保战术体系不发生断层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