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遇中确实存在可以推动玩家位置的物品和机制,这些设计主要用于社交互动和地图探索。游戏中的管道道具来自追光季的蟹语者先祖,售价20个蜡烛,国际服玩家发现该道具可以卡位躲避冥龙攻击,同时也能用于推动其他玩家改变位置。部分季节任务中需要多人协作的光圈机制也可能产生位置推动效果,例如集结季的帐篷寻物游戏要求三名玩家同时坐在光圈上触发任务,过程中会产生互动位移。

游戏内的动作系统同样包含推动效果的交互方式,比如拾光季新增的勾肩搭背动作来自可靠护林员先祖,该动作能使两名玩家产生位置联动。部分季节任务如拾光季的拍照任务需要玩家在特定地形完成,悬崖和瀑布等场景的自然推力也会影响玩家站位。这些机制并非专门设计为推人工具,但在实际游玩过程中确实能产生位置改变的效果。

部分功能性道具如烛台虽主要用于充能或烤馒头,但在特定地形配合跳跃操作时可能产生推动效果。雨林老奶奶大树屋的烛台道具售价14颗心,玩家聚集时可能因模型碰撞产生轻微位移。游戏物理引擎对角色碰撞体积的设定使得任何可放置道具在密集场景中都可能成为推动媒介,尤其是在双人门、四人门等需要协作开启的机关附近。

季节向导任务中的共享空间编辑功能允许玩家布置风铃、树木等装饰物,这些物品摆放时若与其他玩家模型重叠,系统会自动进行位置调整。追忆季最后一个任务要求玩家在先祖周围布置空间,物品放置过程中会产生自动避让机制。虽然这不是主动推人设计,但确实构成了游戏内位置变化的特殊形式。
游戏更新日志显示,部分季节限定道具如缤纷飞行日的彩虹道具虽主要用作装饰,但在空中接触时可能改变飞行轨迹。开发团队曾表示这些互动效果是为了增强玩家间的意外邂逅体验,所有推动机制都受限于服务器同步规则,不会对正常游玩造成决定性影响。建议玩家在社交场合使用相关功能时保持基本礼仪。
